
先把蛋洗乾淨。想做蛋心糖最好是買新鮮、還沒有冰過的蛋回來煮,如果是從冷藏拿出來的蛋需等它回溫。
"瓜仔肉"是小廚娘家從小吃到大的家常菜,相信很多人也是,每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做法,都是承襲母親的味道,小廚娘家也不例外,這是媽媽遺留下來的美味家常菜。
從小只要媽媽做這道料理時,小廚娘那天就會多吃一碗飯;現在小廚娘只要端出這道菜,大老爺也會多吃一碗呢~。
很多人詢問小廚娘"柴魚高湯"的做法,小廚娘記得以前有筆述過,但可能因為沒有圖片再加上隱身在文章裡,所以大家比較不好找,於是就乾脆專文這篇"柴魚高湯"來和大家分享。其實"柴魚高湯"分很多種,有一次高湯、二次高湯、單純的柴魚高湯、柴魚昆布高湯及小魚乾柴魚高湯等等,不同料理採用的高湯也不同,這有點複雜,以後有機會再來詳述,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小廚娘個人最常用的"柴魚昆布高湯"。
主角柴魚片在百貨公司超市都買的到,牌子不限定,但一定要買日本進口的。照片中這個是小廚娘最近買的一個品牌,感覺還不錯。
土司是小廚娘家常備的食材,有時候大老爺早上起來想吃土司,小廚娘會幫他變化些各式各樣、口味不同的三明治吃吃;宵夜時"法國土司"就是道溫潤顧胃的好選擇了。
材料:土司二片、雞蛋一顆、牛奶50c.c.。
作法:雞蛋和牛奶打勻,土司二面均勻沾滿蛋液,用不沾鍋不放油直接煎,二面煎至蛋熟即完成。
丼飯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和風料理,台北也有很多專賣丼飯的店,其中大概就屬"豬排丼"及"親子丼"的點餐率最高了,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親子丼"的作法。
"親子丼"是一道頗受歡迎的和風料理,尤其是對小朋友們來說,只要端出這道料理,無需拐騙餵飯,小朋友們無不扒光飯碗的,是道讓媽媽有成就感、小孩子也開心的好料理。
沙茶羊肉是一道下飯好吃又配酒的夠味料理,通常在快炒店這道菜是必點的,大老爺和他的酒友們都非常喜歡,一直希望小廚娘在家裡也能做出具有海產攤風味的沙茶羊肉。小廚娘求教大師、很認真地揣摩,沒想到一試就成功,大老爺讚不絕口,從此成了餐桌上的常客了。
主要的材料就是羊肉,小廚娘買的是火鍋羊肉片,一盒100元,份量不少,有二層呢~。另外還需準備半斤空心菜。
"豬油拌飯"是小時候常吃的家常料理,長大後家裡不再有豬油也就很少吃了,直到這幾年學烹飪後小廚娘才開始自己炸豬油,偶爾大老爺心血來潮時會想吃"豬油拌飯",小廚娘就會做一碗給他解解饞,自己做的"豬油拌飯"健康又美味。
"豬油拌飯"最重要的就是豬油,豬油最好自己炸。照片中的玻璃碗是在台隆首創館買的,用來裝一斤豬油剛剛好。
最近是小黃瓜盛產的季節,小廚娘自己也種了一些,前幾天採收了後就拿來涼拌,炎炎夏日,吃飯時配個涼拌菜真的會開胃許多呢~。涼拌小黃瓜是一道常見的家常小菜,幾乎每個家庭都會做,大家一定都是從小吃到大,做法上也多大同小異,今天要分享的是小廚娘個人喜歡的口味。
涼拌小黃瓜做法非常簡單,因此小廚娘就沒拍分解圖,直接用成品來跟大家分享。
夏天就是吃綠竹筍的季節,大溪復興鄉是綠竹筍的產地,整個產期都可以買到品質很好且價格合理的綠竹筍。小廚娘很愛吃竹筍,常買竹筍做各式各樣的竹筍料理,像竹筍雞湯、油燜筍、清炒竹筍、竹筍滷肉....等,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沙拉涼筍”。
這天買的竹筍品質並沒有很好,因為產期已經接近尾聲了。做“沙拉涼筍”的綠竹筍要那種底部胖胖,整隻呈略彎曲狀的筍才好吃。大溪因為是產地,買到的筍都是帶泥土的,所以買回來要先把它洗淨。
一般來說小廚娘很少在家煮義大利麵,最主要的原因是大老爺不愛,但最近上義大利料理課時老師都會帶手工麵皮來上課,做些義大利麵或餃子類的料理,如果有多帶都會讓我們拿回家,小廚娘就會用這些麵皮來做義大義麵,因此一向是日本料理跟中菜的餐桌,這天變得很不一樣。
這就是老師給的手工麵皮,小廚娘自己把它切成1公分寬的麵條。麵條放入滾水中煮1分鐘即可。如果買外面的一般義大利麵也可以做這道料理,只是麵條要煮久一點,煮到8分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