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蛤蚧燒貨舖』在海安路三段,這一帶燒烤店很多,不過『蛤蚧燒貨舖』的生意最好、人氣最旺,而且越晚人越多呢~。
台南有很多不起眼的店,如果不是人家特別介紹,還真的不會想走進去,但這種店常常帶來很大的驚喜,就像是這家『蛤蚧燒貨舖』。
『蛤蚧燒貨舖』也是一家可以坐在門口吃飯乘涼的店,店裡頭反而沒人,大家特別喜歡在門口吃燒烤。
去年12月去台南時初訪了『永林火鍋綜合料理』,當時牛肉湯的鮮美讓amy&anthony驚豔不已、久久無法忘懷,於是這次去台南的第一晚馬上就前往『永林火鍋綜合料理』,回味那美妙的好滋味。
二人各點了一碗"頂級牛肉湯/$200"。永林的湯頭真的很棒,有著牛肉的樸實鮮醇,喝了讓人感動、覺得幸福。
"炭烤三明治"近年來蠻流行的,尤其在高雄最夯,沒機會去高雄,於是這次去台南時上網做了一下功課,看看台南有沒有好吃的"炭烤三明治"。其實大億麗緻旁就有一家,每次去都看到,但網路上評價普普,於是選了這家還算有人推薦的"炭烤三明治"。
這家店很小,位於台南火車站前新光三越對面的巷子裡,巷口是一家全家便利商店。一走進巷口沒多久就會看這家店了。
台南的天氣真的很好,白天氣溫幾乎都有30度,車子的溫度顯示室外溫度從桃園的21度一直到31度,整整差了10度。中午吃完『悅津鹹粥』後熱到想來杯涼的,正好對面就是『小公園水果店』,去年那杯楊桃冰的甘美滋味招呼著我們速速前去。
amy覺得這種專賣楊桃湯、鳳梨汁的店真的很特別,好像只有在台南看過,每家都長的差不多,小小舊舊的,看起來很不起眼,如果不是曾經吃過知道它的好,不然經過800次也不會來買呢~。
上週去了一趟台南,享受南台灣的太陽和美食,台南的悠閒步調和美味的台灣小吃總是讓人特別迷戀。這次到台南的第一餐吃的是台南四大鹹粥(阿堂鹹粥、阿憨鹹粥、萬伯鹹粥和悅津鹹粥)中的『悅津鹹粥』。
這天原本是要到赤崁樓對面找一家鹹粥店的,沒想到那家才開幕不久的鹹粥店竟然已經倒了,於是就選擇了就近的『悅津鹹粥』。感覺上四大鹹粥裡『悅津鹹粥』的人氣略弱了點,中午用餐時間並沒有很多人。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試試看囉。
過年這幾天又濕又冷,接到回台南過年的好同學Fion的電話,amy說真羨慕她身在全台灣我們最愛的城市裡。amy&anthony無時無刻不想著台南小吃,不能去台南的日子只好靠著食記來回憶、過過乾癮。
去台南那麼多次,"汕頭魚麵"倒是我們頭一次吃的台南小吃。『卓家汕頭魚麵』在台南算小有名氣,很多雜誌都有介紹,第一次吃"汕頭魚麵"就選它囉~。
『魚羊鮮豆』應該算是台南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小咖啡館了,第一次去台南玩的時候就耳聞它的大名,但amy&anthony對"咖啡"並沒有特別的喜好。不愛泡咖啡廳的二個人一直沒有特地前往的念頭,直到這次在台南待了三天,有充分的時間享受悠閒的下午茶。
位於東豐路的『魚羊鮮豆』真的是家低調到不行的咖啡館,低調到沒有招牌,我們開車繞了二圈都沒找著它,第三次想說再找不到就要放棄了,這回先停好車、打了電話確認,尋著門牌號碼找,這才找到它,但心裡還是納悶著,這是一家咖啡館嗎?店內很小,只有靠牆三張小圓桌,加起來不會超過十個座位,店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咖啡豆和泡咖啡的器具,感覺非常雜亂擁擠,比較像是咖啡豆專賣店,而非咖啡館。不過那一開門就飄來的咖啡香還真是迷人。
台南遊的第二天早上,在吃完了『包成羊肉』和『豆奶宗』後散步回飯店。習慣從保安路的小巷子回飯店,這條走了多次的小巷子,從來也不覺得它有什麼特別之處,這天卻巧遇了正在曬烏魚子的阿伯,讓amy好奇地走了過去。
看著路邊一堆正在做日光浴的烏魚子,手上拿著相機的人應該都不會錯過。禮貌性的詢問阿伯是否可以拍照,阿伯笑著回應說盡量拍。
上個月台南美食之旅的第一晚造訪了『永林火鍋綜合料理』,留下了相當美好的印象,當時聽老闆說除了火鍋以外,也有單賣一碗一碗的"牛肉湯",愛喝"牛肉湯"的amy&anthony雖然已經吃了土魠魚羹、魚皮魚肚湯、滷肉飯,還是忍不住地把車開向『永林火鍋綜合料理』。
午後的『永林火鍋綜合料理』顯得有幾分落寞,與夜晚的熱鬧場景有著很大的不同,如果不是前一晚親身領教過,實在很難相信它是一家越夜越美麗的店。
amy&anthony大老遠地來到台南,一餐絕不會只吃一樣東西。台南好吃的小吃實在太多了,如果一餐只吃一種實在太浪費,因此我們大多會排個2~3家附近的小吃,一次吃它個過癮。像這天吃完好吃的"土魠魚羹"後,二個人隨即到隔壁續攤。
這家位於開元路上沒有店名的"魚皮、魚肚、魚丸湯"專賣店也是很夯的一家台南小吃店。沒有店名也是賣的嚇嚇叫,中午用餐時間店裡滿滿的客人,想找張空桌都不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