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於海安路上的『全生小食店』在下午二點多已過用餐時間客人仍舊絡繹不絕。看到這個景象,再加上店裡用餐的客人都是當地人,每個人臉上都有著很滿足的表情,這時心裡就安心了一大半,通常這種店的東西都很好吃。
“割包”是amy從小吃到大的食物,並沒有什麼特別喜好,長大後就很少再吃了,因此一直很納悶什麼樣的“割包”會那麼出名,幾乎每一本介紹台南美食的雜誌都會出現『阿松割包』這個名字。
位於永樂市場入口第二家的『阿松割包』到底特別在哪兒呢?某本台南美食雜誌中同時有三個人都推薦呢~,讓我們很好奇。
離開『周氏蝦捲』後驅車前往『同記安平豆花』,在『同記安平豆花』對面停好車時發現了”府城慢食”有介紹的『福記水煎包』。
強調手工現做,而且還寫著”不好吃,不用錢”,這樣誇口的字眼,想必店家一定非常有自信,既然這樣就一定要嚐嚐看囉~。
既然到了安平一定是要去買個蜜餞跟吃個蝦捲的。離開”安平古堡”後到老街逛了一下,帶Kiyo去『永泰興蜜餞行』買完蜜餞後就到『周氏蝦捲』報到。
非假日的『周氏蝦捲』很空,中午用餐時間也無需排隊。
吃完『阿鐵炒鱔魚』後走到圓環停車處,記憶中旅遊書有寫到停車場這個圓環裡有家”楊桃湯”還不錯,認真的看了一下,很巧的就是停車位對面的這家『小公園水果店』。
台南很多這種專賣”楊桃湯、鳳梨汁”的店,每家看起來都好像,都很有歷史的感覺。很少在別的縣市看到這麼多這種小店,而且大大的寫著專賣”楊桃湯、鳳梨汁”,amy心想會有這麼多這樣店,台南的”楊桃湯”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上個月才到台南,沒想到這個月amy又去了台南一次。上星期日本好友kiyo來電說這個星期來台灣,希望能到台南走一走,因為事出突然amy趕緊訂了飯店,於是這個星期一跟星期二amy跟anthony帶著kiyo到台南二日遊。
到台南的第一站當然先吃了最有名的『渡小月擔仔麵』,接著是『義豐冬瓜茶』、『武廟肉圓』,然後順便到『赤崁樓』走走看看。這天『赤崁樓』人很多,而且都是日本觀光客,大概有個5,60人呢~,真的很巧。
台南的保安路不論白天或夜晚都很熱鬧,這條小小幾十公尺的街道聚集了很多知名小吃,因為離”大億麗緻酒店”很近,所以常是我們宵夜的覓食之處。那天買好烤玉米後沿著保安路走回飯店,心裡想著某條巷子的轉角有家牛肉湯是計程車司機介紹的,上次來沒吃到,這次希望有機會嚐嚐看,很仔細的找了一下招牌,終於看到了這家『阿村牛肉湯』,10點才剛開店的店家店門還半關著,老闆娘請我們10點半以後再來,還好離飯店近,於是回飯店吃完烤玉米後又帶著不肯睡的小姪子來喝牛肉湯。
台南的牛肉湯一直都令人著迷,以往都是坐計程車到中華北路的『旗哥牛肉湯』喝”牛肉湯”配”牛肉肉燥飯”,但旗哥真的有點遠,因此這天放棄旗哥尋找新目標『阿村牛肉湯』。
到台南多次一直都很想吃吃看『阿霞飯店』的料理,因為書上或網路上都有介紹而且好評居多,只是這種吃合菜的店實在不適合二個人吃,因此這次全家一起到台南,事先訂了位,才終於有機會吃到這赫赫有名的『阿霞飯店』。
『阿霞飯店』位於忠義路的巷子內,在巷口就可以看到大大的招牌,巷子裡有個”天公廟”,『阿霞飯店』就在這”天公廟”前。
離開”舊沙卡里巴”後一家人轉往赤崁樓,在進去赤崁樓逛逛之前,先到”武廟肉圓”吃個肉圓配”義豐冬瓜茶”。”武廟肉圓”前有個賣花生糖的小攤子,好像曾在電視上看過,翻了翻手中的”慢食府城”這本書,裡面也有提到,於是走過去瞧瞧。
『府城花生糖』這個小攤子剛好就在”武廟肉圓”的正前方。小小攤子在府城已經有六十年的歷史。
離開『老牌鱔魚麵』後來到轉角隔壁的『榮盛點心』跟『阿財點心』。對台南人而言”米糕”跟”香腸熟肉”都是”點心類”,非正餐食物,因此以前這類形的小店都會取名為xx點心。
在台南賣米糕的店何其多,但能入選國宴的只有這一家『榮盛點心』。amy也是看在這個份上來的。『榮盛點心』很簡單的只賣米糕跟一些丸子湯,如果大家想吃吃看”國宴級”的米糕味道如何,可以打電話請老闆宅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