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在電視上看到『阿財點心』的介紹,記得六年前曾經造訪過,但沒有留下什麼特別的印象,但經由媒體的催化後覺得好像應該要再給它一次機會才是,於是這次到台南的第一餐就獻給了『阿財點心』。

前些日子在電視上看到『阿財點心』的介紹,記得六年前曾經造訪過,但沒有留下什麼特別的印象,但經由媒體的催化後覺得好像應該要再給它一次機會才是,於是這次到台南的第一餐就獻給了『阿財點心』。
台南的咖啡店每一家都極有特色,有的是裝潢與眾不同,有的是建築物本身很特別,當然也有咖啡很好喝的,不論主打的是什麼,都會讓人想上門瞧瞧。
台南越來越多老屋咖啡店了,以往總是鍾情於魚羊鮮豆,雖然沒什麼裝潢可言,但它的咖啡香是無人能及的,會像毒品般使人上癮,不過上個月南下時還是特地找了時間去一些老屋咖啡店轉了一下。
這次買的台南小吃書中,有一本是一位知名作家移居台南後出的書,他在介紹這家餐廳時說這裡的海南雞是他吃過最好吃的,這點不僅吸引了amy,也打動了原本不是很愛吃海南雞飯的老爺,於是兩人捨棄了心中美好的晚餐無名飯担,來到了這家『IN'S飲食坊』。
有兩個地方的旅遊書amy只要在書店裡看到一定會買,一個是京都、另一個是台南,最近剛好入手兩本台南旅遊書,開心地趕緊翻翻看有沒有沒吃過的,果真發現了不少新所在呢~,這次造訪了幾家,這家專賣甘蔗汁的就是其中之一。
這次的台南行吃了幾家新店,最滿意的應該就屬這家『阿和肉燥飯』。
台南小吃多以“新鮮”著名,不論牛、羊、魚、蝦都得強調當天現宰或現撈才能獲得客人的青睞,台南大部份的小吃店都有當天現撈的魚,連自助餐店都有,這個一點都不稀奇,但如果一家店直接取名為“魚仔店”就真會讓人好奇這裡的魚到底有多好吃了,再加上某位作家在移居台南後大力推薦,就讓人更好奇了。
『蛤蚧燒貨舖』也是amy很喜歡的台南店家之一,雖然不像羊肉湯、牛肉湯、鱔魚麵那樣每次去都想吃,但久久也會吃上個一次,有時候兩個人不知道要吃什麼時,『蛤蚧燒貨舖』就會浮現在腦海裡。
食遊台南時牛肉湯、羊肉湯是每日均不可缺席的美食,雖然心裡總有喜愛的店家,但偶爾也會遇到人家公休的時候,這次就有一天如此,平時常去的那兩家牛肉湯竟然同一天休息,喝不到牛肉湯心裡不舒服的amy只好碰運氣在路上亂找。
鵝肉、鴨肉都算是平常生活中比較少接觸的肉類,主要是因為一般餐廳裡賣這兩種肉類的也不多,大多都要在特色小吃才能吃到好吃的,再者食材取得也不易,因此要在家料理也難,一般買隻雞回家料理很普遍,但買隻鴨或鵝就比較少見了,所以若遇到有名的鵝肉店或鴨肉店都會想要去嚐嚐。
這幾天在台南常聽到店家老闆說“你回來啦?”或是“在台南買個房子啦~”這兩句話,前者以為amy是台南人,在北部工作,偶爾回台南;後者知道amy不是台南人,但了解amy深愛台南,所以都勸amy在台南買房子,唉~,amy還真的有考慮過在台南買房子呢~,只是要買的話應該也是很久以後了,所以在還沒成為台南人之前,就先假裝自己是台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