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台北市的餐廳廣告打最兇的莫過於『遇東方』了,很難不去注意到它,打著當年來來飯店兩位主廚張華九與林炳章的名字確實會讓人心動。

前些日子台北市的餐廳廣告打最兇的莫過於『遇東方』了,很難不去注意到它,打著當年來來飯店兩位主廚張華九與林炳章的名字確實會讓人心動。
前些日子聽好友提到蘆竹有一家『日日春土雞城』的白塹雞很不錯,說想帶amy去嚐嚐。好姊妹就是這樣好,有好東西一定會想到對方,於是兩家人約了時間就一起去吃土雞。
某日在電視上看到一家麵店的介紹,看完後好想馬上來上一碗,愛吃的人就是如此,節目還沒結束就忍不住上網查是哪一家店,還好還蠻好找的,隔日就約了好友登門造訪。
前些日子聽安琪老師說為了紀念她母親傅培梅女士逝世10週年,點水樓、潮品集與欣葉台菜這三家餐廳聯合端出了培梅家宴料理,重現當年的好味道,記者會當天amy有事不能到場共襄盛舉,於是前幾天特地約老師一起吃飯,順便品嚐這難得的“培梅家宴”。
記得小時候哥哥常帶我們去吃蝦,印象中整家餐廳賣的都是各式各樣的蝦子料理,當時覺得好好吃哦~,不論是胡椒蝦還是蒜泥蝦都覺得很棒,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蝦都被換成泰國蝦之後我們就再也沒吃過了,就這樣amy好像有20年沒造訪這類活蝦餐廳了。
好多年沒到喜來登飯店裡的『辰園』用餐了,前些日子不知怎麼的突然想起了它,同時也想比較一下,現在的『辰園』跟W Hotel裡的『紫豔』到底何者勝出呢?
記得一年前在Bellavita看到"厲家菜coming soon”的廣告,結果這“coming soon”一等就是一年多,終於等到它試營運了。8月中打電話訂位,需排到9月初才有位子,看來大家都一樣期待這鼎鼎有名的宮廷菜。
幾個月前再訪W Hotwl的『紫艷』後就對它念念不忘,換了主廚後菜變好吃了;前些日子又聽說連點心師傅都換了,而且還請來『利苑』的主廚,聽到這消息怎麼能不心動呢?
中菜這幾年來日漸式微,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結構的變化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等等都是,近年來各類日式料理大舉進軍台北市,法式小館、義大利麵等也越來越多,甚至連韓國料理都流行起來了,唯獨中菜前途無亮,所以難得有新的中菜餐廳開幕時一定要去捧場一下,用實際的行動來支持中菜。
老爺對廣東燒臘這類食物很沒抵抗力,每每耳聞哪裡有好吃的臘味時都興致衝衝,所以amy只要在網路上看到人家推薦不錯的燒臘店家時都會記下來,待他有空時前往品嚐。前幾天兩人剛好經過當代藝術館,amy想起那附近好像有一家燒鵝店還不錯,於是就近前往吃個午餐。
最近很有烤鴨的緣,上個月一個月內就吃了3次烤鴨,吃完廣式烤鴨後吃北京烤鴨,來來回回地總覺得一直在吃烤鴨,不過每一家都還蠻有自己特色的。
上週婆婆生日,以往都在『三井美術館』,因為婆婆喜歡吃日本料理,要找能容納10幾個人的包廂,且要圓桌,這在一般日本料理店比較難,所以前幾次都選擇在『三井美術館』,但這些年它的表現每況愈下,今年只好又回到中菜,因為種種原因,最後選定了台北香格里拉飯店裡的『香宮』。
位於北投的『阿嬌的店』據說是有女廚神之稱的莊月嬌女士發跡之處,是一家只做預約客人的私廚,後來因為好手藝被發現而聲名大噪,陸續開了幾家餐廳,但這幾年也都紛紛結束營業,只有北投的這家私廚還一直存在,後來經朋友告知才知道原來其中確實有故事在。
台北知名的『桐花客家私房料理』展店來桃園了,前幾天在媒體上得知消息,住桃園的姊妹們都興致沖沖,因為桃園市難得有新開的知名餐廳,於是幾個人很快地便約了個午餐時間前往嚐鮮。
上次去『Danny&Company Bistro』用餐時注意到隔壁有一家創作料理餐廳,店名挺有意思的,看起來又很樸實,好奇著裡頭賣有什麼料理,因為從外觀完全看不出來是哪一類型的餐廳,忍不住走進去問了服務生後當下就決定有機會一定要來嚐嚐。
每次去宜蘭旅遊一定會安排一餐到『饗宴』吃鐵板燒,這回是第一次在晚餐時間造訪,訂位時才知道原來晚餐分兩個時段,5點或7點,而且還很快就額滿了,看來『饗宴』的熱門程度數年如一日呢~。
台北文華東方酒店的開幕彷彿在飯店與餐飲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之前在FB上已經有很多人在討論了,開幕後更不得了,飯店內的幾間餐廳頓時成了炙手可熱的當紅炸子雞,一位難求。
好山好水的宜蘭自從雪遂通車後就成了很多人輕旅行的首選,也因此民宿與私房料理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這次為了安排餐廳,amy看的是眼花療亂,在眾多“看起來”都很美味的餐廳裡實在難以抉擇,最後不得已只好採用刪去法,把一些看起來比較制式的先去除,留下2家餐廳交由姊妹們票選,最後大家決定了『客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