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跟姊妹們吃過一次『請客樓』後就對它印象深刻,常常也會想起它,只是『請客樓』吃飯要人多才好好點菜,這次剛好跟幾位出國旅遊時認識的哥哥、姊姊們約了一起聚餐,就決定來『請客樓』回味一下。

多年前跟姊妹們吃過一次『請客樓』後就對它印象深刻,常常也會想起它,只是『請客樓』吃飯要人多才好好點菜,這次剛好跟幾位出國旅遊時認識的哥哥、姊姊們約了一起聚餐,就決定來『請客樓』回味一下。
秋高氣爽適合出遊,上星期跟一群朋友上陽明山走走,其實最主要是想去吃土雞啦~,因為久聞陽明山的『冠宸食館』有陽明山最好吃的土雞城稱號,這次終於有機會嚐到了。
每次要宴請大陸朋友時amy都會一個頭兩個大,不知該安排哪一類的料理才好,因為中菜大陸好吃的太多了、西餐則怕吃不慣,而且人多吃西餐聊起天來也不方便,左思右想還是決定找最能代表台灣味的“台菜”吧~。
當西式香腸火腿與台式的貢丸湯滷肉飯一起吃的感覺是什麼?大家會不會很好奇呢?印象中尚無餐廳同時提供這些餐點的,於是amy看到後就非常感興趣,想知道台西飲食合併會撞擊出什麼樣的火花?
對於鴨肉飯這類料理amy算是情有獨鍾吧,其實以前很少注意的,但自從多年前在台南吃到鴨肉飯後,現只要看到就會想嚐嚐看。
常去復興Sogo,卻很少到『點水樓』用餐,印象中上一次來好像是幾年前的事了。這天人多好點菜,特地點了些以往不曾點過的菜色,發現『點水樓』依舊有它迷人之處。
前幾個月“東方文華”的『雅閣』請來香港“福臨門”的主廚客座,之後又聽說因為客座的關係,飯店把一些廚師送到香港“福臨門”去交流,回來餐廳就更改了菜單,據說有一些很不錯的料理,吃過的朋友都相當稱讚,amy因此好奇地約了好姊妹們一起去瞧瞧。
昨天到高雄訪友,友人說要帶我們去“月球”吃飯,聽起來就覺得很有意思,驅車前往的路上覺得真有像要去月球的感覺呢~,那裡特殊的地形且沿途幾乎都沒車,感覺挺酷的,開著開著也確實到了月世界。
最近突然特別想吃“鮑汁章魚飯”,這道料理很多餐廳都有,但印象中最合口味的是“晶華酒店”『晶華軒』裡的,只是這天吃完後很想問一句“『晶華軒』你怎麼了?”
amy跟老爺對港式燒臘都有著莫名的喜愛,只要耳聞哪裡有好吃的名店就想去嚐嚐。前些日子在FB上看到網友po了一張鴨腿飯的照片,看起來超好吃的,但地點對我門實在沒有很方便,沒想到之後接二連三看到不同的人去吃那個鴨腿飯,amy實在忍不住了,一定要吃到才行。
前些日子朋友介紹說龍潭渴望園區內有一家無菜單料理,環境好、食物佳,名字也取得很特別,叫『甘旨肥濃』。光聽這樣一個餐廳名字就覺得有意思了,趕緊找了一天上門瞧瞧。
上個月陪老爺到高雄出差,白天廠商招待、晚上姊姊們請客,“出外靠朋友”這句話可說是有無限的體會呢~。經由姊姊們的介紹讓amy更加認識高雄,在品嚐了幾家高雄知名的海鮮餐廳以及當地特色料理後,發現以往對高雄的認識實在太少了,最重要的是高雄的海鮮真名不虛傳,像這天吃的這家『海慶海鮮餐廳』就令人相當難忘。
amy愛吃蝦子,可是卻很少去這種專門吃蝦的餐廳。小時候常跟家人去吃,長大後就鮮少去了,因為這類餐廳要人多才好點餐,像這天我們10個人一桌,吃的時候還不覺得有什麼,整理照片時才發現還真吃了不少呢~。
這幾年新開的中菜餐廳不多,近期最受𥌓目的應該就屬板橋的『望月樓』了。『望月樓』是香格里拉酒店在外面開的第一家餐廳,新餐廳總是想去嚐試一下,只是這天amy帶著滿滿的期待上門,卻帶了一肚子的氣回家。
台北的五星級酒店裡一定會有中餐廳,且幾乎清一色都是以粵菜為主,打開menu菜色均大同小異,但好不好吃卻差很多。目前幾家飯店中amy最喜歡的仍是W Hotel裡的『紫艷中餐廳』,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來回味一下。
台灣專門賣“潮州菜”的餐廳並不多見,畢竟它非主流菜系,台北也就那幾家知名的,而且都是所謂的潮粵菜,因為畢竟潮州菜是粵菜菜系之一,所以一般餐廳裡都是粵菜為主、潮州菜為輔,很少看到像這家專賣“潮州菜”的餐廳。
位於大溪交流道附近的這家『老地方客家菜』算是這一帶蠻出名的餐廳,10幾年前店面只有現在的1/3大小,那時amy剛工作,下班後偶爾會跟同事到這聚餐,那時候的『老地方』真的很好吃。後來有一次跟朋友來吃飯發現怎麼變了?之後就再也沒來過了,直到這一、兩年發現用餐時間裡頭總是客滿的,假日更誇張,門口一堆人排隊,心裡納悶著有變那麼好吃嗎?於是前些日子就找了個機會去回味一下。
前些日子陪老爺到南投中興新村參加研討會,研討會下午開始,我們幾個人一台車下去,路程比想像中短,9點多出發、還不到12點就抵達中興新村了,途中大家請amy發揮專長,看看中興新村有什麼好吃的。amy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還真有幾家店挺出名的呢~。
高雄對amy而言算是比較陌生的城市,雖然來過幾次,但都是非常“觀光客”的行程,這次多虧了有在地好姊姊們相伴,品嚐了幾家道地的海鮮餐廳,讓amy對高雄的美食有了多一層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