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陪的第一天在吃完福大蒸餃後,amy帶著kiyo搭著捷運往台北車站移動,目的地是位於新光三越站前店旁的『台灣故事館』,讓她看看以前台灣的樣子。
『台灣故事館』是以前的大亞百貨,現在樓上是3C賣場,樓下則是『台灣故事館』,從樓梯一下去就開始進入了時光走廊,回到50年前的台灣。那個時代是amy沒有經歷卻在父母口中聽說的,從入口開始就覺得很新奇。
一入口就看到這麼一個防空洞,述說著那個躲空襲警報的年代,之後才是賣票的地方,買了票租了一個中文一個日文的導覽器後就開始回顧台灣。這裡的街道都是這樣的風貌,街道二旁有著台灣當時的食、衣、住、行等商店,都很值得看一看。
進去的第一家店看到的是左邊這家雜貨店,在便利商店林立的台灣,早已不見這種雜貨店的蹤影,小時候amy家附近的雜貨店好像也沒那麼老,不過裡面的東西真的跟小時候的雜貨店有一點點像呢。右邊的魯味在廣場的中間騎樓下,感覺有點突兀,因為這個好像是現在才有的吧?amy跟Kiyo買了些嚐嚐,發覺味道還真是不怎麼地。
6年級前半段的人應該都左邊這個東西不陌生,amy小時候常看到姊姊在玩呢,好像也是學校功課之一,不過這種刺繡文化好像也失傳多年了。雜貨店裡最讓人懷念的是這個擺滿味精的櫃子,記得小時候味精好像是每家必備的東西,而且是獨佔市場,只有味王一家生產呢,那個包裝確實令人懷念。
樂聲台戲院裡有著以前電影票的樣子,跟玩在完全不同,很有意思,其中也講解了電影的發展始,而最吸引人的是這台從德國來的放影機,感覺上很棒,不過在那個看電影是唯一娛樂的年代很難體會當時的感覺。這個戲院現在好像還有放映,但只有40個位子,場次有固定,有機會amy會想再來看看。
在看到左邊這個櫥窗時,amy真的覺得好懷念,小學時我們就是穿著這樣去上學的,那二條帶子在3,4年紀後還要拿掉,真的好懷念那個童真的年代呢~。右邊的衣服我想應該是我媽媽會懷念的那個年代。
除了那個制服讓amy有感覺外,這個教室也是其中之一,教室的右側還有玻璃櫃擺著以前的作業薄,有amy小時候那個年代也有更早以前的,都很有趣也很懷念。右邊這個是以前里長的家,1965年代的里長,是里民心中的去地公,只要有困難都會找里長,而里長似乎也算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人,那個年代家裡能有這樣應該算不錯了。
逛了一圈後拿著還沒花完的門票(門票$250/人,可抵館內消費),來到冰果室吃冰,這個份量十足的香蕉巧克力,只有巧克力還可以,冰太粗,巧克力不香,味道太傳統,只能說是懷舊版的挫冰。
水果盤同樣也份量十足,但最得寵的竟然是附贈的梅粉,沒吃過芭樂沾梅粉的kiyo對梅粉的接受度超高,雖然日本沒有芭樂,但amy還是買了一罐讓她帶回去,想來想去日本好像只有蕃茄可以沾了,如果有想到別的可以沾更好吃的,請大家分享。
『台灣故事館』還有很多其他東西,amy沒有一一放上來介紹,因為想給讓大家自己去看,雖然這裡沒有很大,但卻有很多代表性的東西可以看,很適合大人懷舊,有小孩的人更適合來,因為可以讓小朋友知道以前的台灣是怎麼樣。雖然門票$250有點貴,但可以抵消費算勉強可以接受,館內有幾個用餐的地方都可以用,所以不用擔心用不完。回顧台灣那個純樸的時代真的會覺得現在的人除了物質什麼都沒有了,很悲哀的一個年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