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去台南都有新發現,越來越覺得那個城市有許多迷人之處可供慢慢體驗,或許因為在台南時的生活跟平時大不相同,特別放鬆、開心,因此不管什麼店對amy來說都很可愛,像這次某天晚上跟朋友一起去了一家巷弄內的小酒館,很少有夜生活的amy,沒想到在台南體會了夏日慵懶的夜晚。
昨天有日本料理課,通常下完課再收捨一下東西都2點多了,看著學生們吃得開心自己都不覺得餓,等忙完了才感到肚子空空,但也已經累得不想再離開永康街去覓食了,還好永康街餐廳還真不少,而且許多老店amy都沒造訪過,像這天就相中了這家『東門餃子館』。
台南幾乎每家小吃都有賣"虱目魚丸",坦白說amy覺得單以"虱目魚丸"這個品項而言,各家差異並不大,不像"虱目魚肚"給人的差異感明顯,也因為到處都能吃到"虱目魚丸",所以從來沒對它的專賣店有興趣過,直到這次被一碗"肉燥冬粉"吸引來到這家店。
"水果切盤"也是台南很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在台南才知道原來花$50或$100就可以吃到一盤現切的水果,而且一次可以吃到很多種不同的水果,重點是還都挺好吃的,所以每次到台南習慣吃完飯後走到水果店來個"水果切盤"。幾家名店都吃過了,後來鍾情於"義成",昨天網友推薦了這家以往沒造訪過的『清吉水果』,離飯店更近,特地去吃吃看,比較一下。
"𩵚魠魚羹"也算是台南特色小吃之一,久久沒吃的時候會懷念,在台南吃"𩵚魠魚羮"amy喜歡開元路那一家,原因無他,因為店家特製的辣椒水太迷人了,此外,隔壁的魚皮或魚肚湯都非常鮮美,一次可以品嚐兩家小吃,這也是我們食遊台南時很喜歡的午餐。
微風廣場的美食街總是不斷有新店家進駐,幾個月沒注意就又有新發現,坦白說雖然店家來來去去,但之前都覺得沒有什麼特別吸引人的,所以每次都只能選擇"丸壽司",這天突然發現一家文青風小麵店,感覺有點不一樣了,一問才知道原來是上個月剛開幕,而且跟其他家相比,看起來誘人多了。
久聞『赤峰街無名排骨飯』的大名,但實在是太少在那一帶活動了,直到最近因為在捷運中山站附近接睫毛才有機會嚐到,一吃就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呀~。
初訪『癮食聖堂』時是一個下雨天的週末夜晚,因為是吃飽了才去,所以當天只嚐了些炸物和甜點。沒能品嚐到menu上誘人的食物有點不甘心,再加上天色暗、沒看清楚漂亮的教堂外表也覺得遺憾,因此前些日子國小同學約吃飯,就決定和同學們一起去看看白天的『癮食聖堂』。
似乎第一次到台南遊旅的人都會造訪『度小月擔仔麵』,amy記得15年前食遊台南時,『度小月擔仔麵』也是列入必訪的名單之一,但好像也就吃過那麼一、兩次後就再也沒吃過了,因為後來發現傳統印象中的台南小吃-擔仔麵、棺材板等小吃都不是我們喜歡的,於是久了也就漸漸淡忘了,直到這次朋友要求想吃"擔仔麵"才想起來,曾幾何時台南最有名的是『度小月擔仔麵』。
前幾天朋友結婚,為了挑結婚禮物去了一趟天母,出發前老爺就問"中午要吃什麼?",amy告知"你決定就好了",老爺回答"我沒什麼胃口,你想想有什麼可以吃的⋯⋯",amy也想不出來,等快到天母時,他自己說"有金仙蝦捲對嗎?我要吃那個!",感覺他一整個對午餐燃起了熱情。大家來看一下一個原本說沒胃口的人都吃了些什麼?
上次在『金仙蝦捲飯』和附近的"圓環滷肉飯"二選一時選了"圓環滷肉飯",老爺後來有點小後悔,於是這天特地來『金仙蝦捲飯』,說想回味一下是不是跟多年前的味道一樣(他的“多年前”指的是快30年前)。
接睫毛三個月了,發現這真是件回不去的事,因為眼妝其實是上妝時最重要的一個部位,接了睫毛之後眼睛看起來會比較大、比較有神,即使素顏也會覺得有淡妝的美感,而且化妝時真的省事許多,所以只好每個月固定接一次了。三個月來換了三家不同接睫毛的店家,目前還沒有固定下來,因為還找不到一家100分的,且每一家的技巧和接好後的效果都各有差異,目前最喜歡第三家,但仍會想找更好的。第三家接睫毛的店在新光三越南西店附近,離捷運站很近,這天接完睫毛後打開google map覓食,泰式料理一直是amy很喜歡的料理,難得有間可以一個人用餐的泰式定食餐廳,好奇地前往嚐嚐。
9月份去台南的時候,朋友提到除了奇美博物館之外,還想去"四草綠色隧道"看看。食遊台南多年,坦白說這個地方amy也是第一次來,上網看了一下,感覺好像還不錯,實際體驗後比想像中又好上許多,跟大家分享一下當天拍的照片。
台北市的餐酒館越來越多了,似乎餐酒館成了這幾年最受歡迎的餐廳,像年初剛開幕的『Bottless非瓶』,生意好到連平日都一位難求呢~,這麼夯的餐廳沒吃過說不過去,而且也真想知道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成為台北很夯的早午餐餐廳。
上回造訪『世貿名人坊』後回家跟老爺誇那兒的烤鴨多好吃又多好吃,老爺立馬說要去嚐嚐,隔週剛好朋友就在『世貿名人坊』請吃飯,但因為人少沒點烤鴨⋯⋯。不過老爺雖然沒吃到烤鴨,但當天的菜色也讓他稱讚不已,且我們兩人都沒想到,竟然在『世貿名人坊』嚐到了那麼好吃的"口水雞"。
很多年沒到"上引水產"吃飯了,以前偶爾會跟家人來"煮海"用餐,後來有一陣子覺得變差了之後就沒再來了,最近因為上課需要,有時會去"上引水產"採買食材,這天剛好有位子可以停車,而且『上引立吞』不用排隊,剛好兩個人肚子也餓了,就決定再試試看好了,沒想到吃完後發現『上引立吞』竟然回到當年剛開幕時給我們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