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拉麵店早已進入飽和狀態,甚至有過多的現象,因此今年有些日本來的拉麵店決定收店,於是新的拉麵店就開始往新北、桃園等地區發展,像家附近這半年來就多了兩家呢~。之前嚐過一家很喜歡,於是這天也抱著期待的心情造訪另一家據說天天客滿的拉麵店。

台北市的拉麵店早已進入飽和狀態,甚至有過多的現象,因此今年有些日本來的拉麵店決定收店,於是新的拉麵店就開始往新北、桃園等地區發展,像家附近這半年來就多了兩家呢~。之前嚐過一家很喜歡,於是這天也抱著期待的心情造訪另一家據說天天客滿的拉麵店。
印象中小時候賣麵的大多沒有店面,幾乎都是一台攤車,推到騎樓或是市場裡賣,陽春麵、餛飩麵、乾麵、貢丸湯等給食客留下許多美好回憶,但曾幾何時,如今在城市裡很難找著這種麵攤了,越來越多新奇的麵店出現。10年前可能只要打著"口味道地"就可以了,裝潢沒那麼重要,但現在"口味"似乎不再是重點,"文青"成了餐飲界的新寵,不管賣什麼的,只要店面打造出文青風格似乎就贏了一半,文青已不再是咖啡店的專利了。
如果一家餐廳放在待訪名單中超過10年以上,久到已經忘記它的存在,某天經過時覺得眼熟才想起來,然後又剛好附近有停車位,這樣應該表示就是跟它相見的時刻到了。
老爺愛吃燒臘,只要耳聞哪裡有好吃的港式燒臘店,amy就一定會跟老爺去嚐嚐,因為如果不讓他解饞的話,老爺就會一直吵著要去澳門或香港,為了阻止他,amy只好努力尋找新的店家,還好台北市的燒臘店還不少,不時都有新發現。
每每得知有新的鰻魚飯餐廳時,喜歡吃鰻魚飯的amy就會立馬行動。在FB上看到"鮨岡心"日本料理店特別成立了一個"鰻魚飯"專賣區『うな 岡心』,不論從賣相或店名瞧來都覺得很不錯,於是正式開賣沒幾天amy就拉著老爺上門了。
amy每星期都會在週間找一天把事情排開,利用這一天做些費時又費工的料理,像是韓國泡菜、滷味、刈包、蔥油餅、燒餅等等。這個禮拜問老爺有沒有什麼想吃的?他可憐吧唧地說好想吃"紅油抄手"哦,好久都沒吃了⋯⋯。因為"紅油抄手"做起來相當麻煩,從餡料的準備、抄手的包製、到醬汁的熬煮,無一不須講究,耗工費時還得站上大半天,老爺不想amy太累,但又因為太久沒吃而很想吃,唉~,看他那麼想吃又不好意思說,amy就算再累也得做呀~。
很多年以前常去安和路一家"南港老張炭烤燒餅"買小酥餅,那時候一直以為它是分店之一,後來才知道原來不是,只是南港實在不在活動範圍內,於是雖然心裡記得南港有賣好吃的炭烤燒餅,但就是沒機會造訪,直到最近跟朋友約在南港吃飯,停好車後發現真正的"老張炭烤燒餅"竟然就在附近,這下顧不得要吃飯的餐廳了,先買燒餅再說。
台灣的拉麵市場似乎已達一個成熟階段,百貨公司裡都有日本來的連鎖店不說,現在甚至連台灣人自創的拉麵品牌也不少,像這天造訪的這家連鎖拉麵店,雖然是台灣自創的品牌,但坦白說口味上讓amy有小小的驚豔呢~。
炎炎夏日,不論做什麼都覺得又熱又累,買完菜、整理好家裡多近中午了,不想頂著烈日再出門吃午餐的時候,冰箱裡有什麼吃什麼是家庭主婦最方便的選擇,雖然都是剩菜做些變化,但每次老爺看了後都說,怎麼感覺比他在外面吃的午餐還好吃。
還記得剛跟老爺交往時,我們常特地去天母吃飯,因為那時候的雜誌常介紹天母的餐廳,當時覺得真的很棒。10幾年前在天母上烹飪課時也覺得那兒有好多看起來很特別的店家,但近年來卻發現天母沒落了許多,好多店面都掛著出租的招牌,路上行人也沒以前那麼多了,如今連要找個想吃的餐廳都沒那麼容易了,像這天兩人好不容易才找到這家評價不錯的『Vicolo Trattoria 微巷 ‧ 義大利小餐館』。
早餐吃沙拉時amy都會放一把葡萄乾進去,這幾年來陸續買了很多不同品牌的葡萄乾,感覺上大部份的葡萄乾都有添加物而且偏甜,於是就想乾脆自己做好了,應該也不太難,結果做了之後發現確實蠻容易的,只是天呀~,也太花時間了,大家請看過程。
台北市有幾家港式餐廳老店很有名且有一定的支持者,其中最知名的當屬"香港九記海鮮"和今天要分享的『竹家莊避風塘漁家料理』了。"香港九記海鮮"造訪了幾次都非常喜歡,但因一直沒機會品嚐『竹家莊避風塘漁家料理』,amy想知道有何差異,於是這天特地約了姊妹們一起來比較看看。
近年來一些新北市的日式料理小店非常受歡迎,只是多不在amy平日活動範圍內,所以僅能心動而無法行動,每次都只能看著別人的食記感嘆,直到昨天臨時想去costco買點東西,終於有機會可以在那附近覓食了,於是就去品嚐了在口袋名單中待了許久的丼飯。
夏天胃口總是比較差一點,天氣熱也不想再吃湯湯水水之類的熱食,於是滷味成了廚娘的好朋友,滷上一鍋可以吃個幾天,從冰箱拿出來直接吃就可以了,多方便呀~,而且滷味的味道都算重的,所以夏天吃更開胃。最近amy就滷了一鍋滷味,老爺看了覺得很複雜,問說別人也是這樣做嗎?amy不知道,所以po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amy喜歡吃溏心蛋,但很少在家自己做,最近因為滷了一鍋滷味,就心想“既然有滷汁了,那來試試看溏心蛋吧~”。以往都是用不科學的水滾燜蛋法,就是冷水放蛋,煮滾後熄火蓋蓋子,要幾分熟就燜幾分鐘,但這方法有個缺點,因為蛋的大小不一,有時候過熟、有時卻沒熟,所以成果不會那麼精準,於是這次決定用“The Anova Precision Cooker”來試試看。
假日覓食真的很難,因為到處都客滿,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還有位子且想吃的餐廳,但繞了半天卻沒停車位,只好做罷,於是慢慢被迫尋找一些沒聽過、沒造訪過的餐廳,碰碰運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