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功鐵道市場”等待火車的同時,沒吃早餐就出門的兩人在市場裡覓食,市場外圍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小吃,每一種看起來都很棒。

在“美功鐵道市場”等待火車的同時,沒吃早餐就出門的兩人在市場裡覓食,市場外圍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小吃,每一種看起來都很棒。
在日本吃了10幾天的日本料理,回台後還沒回神過來的小廚娘實在無力下廚,問老爺有沒有什麼想吃的?老爺回答:『鳳城』。
到曼谷旅遊amy只對兩件事有興趣:逛市集&上廚藝課,所以安排了一天去藍象上課,一天就好好逛逛曼谷知名的傳統市場。
到大阪的第一天下著雨,兩個人也累了,而且amy吃了退燒藥後也沒有很舒服,不想費心找餐廳的兩人就決定到飯店樓下的高島屋覓食。
對於不熟悉的地方,為了節省時間amy通常會選擇在飯店吃早餐,因為這樣比較有時間好好享用,再加上amy很喜歡日式早餐,日本飯店裡的早餐雖然也都是buffet居多,但一定會有日式的內容可供選擇,赴日旅遊一早能享受一頓日式早餐是很美好的事。
對於自由行的人而言,交通資訊是行前最重要的功課之一,尤其是從機場前往飯店這一段,如何能精準確實、不浪費太多時間、有無需要換車等,這些最好都在行前研究清楚。
這次在大阪的飯店選擇了『大阪瑞士南海酒店 (Swissotel Nankai Osaka Hotel) 』,amy對大阪不熟,所以選擇飯店時就盡量選交通方便的,從機場搭南海電鐵就能直達,離機場只要40分鐘,還蠻方便的。
出門10幾天,昨天回到家已經半夜了,累得都說不出話來了。回想起出門那天中午12點多抵達關西機場,因為要在機場先買環球影城的票,所以決定慢慢來,吃飽了再往飯店移動。
自從前些日子在桃園後火車站吃到好吃的越南牛肉河粉後,就對那裡的餐廳更加有興趣了,在那眾多東南亞料理餐廳中,有一家amy去了兩次都撲了空,這回記取教訓,先打電話去確認是否有營業後才約了朋友一同前往。
前些日子朋友提到安和路新開了一家中菜餐廳挺不錯的,以川菜為主,上網一查才發現原來是俏江南收起來之後在安和路新起的爐灶,店名也改成了『江南匯』。
多年前『麗緻巴賽麗 Brasserie Liz』剛進駐復興sogo時曾造訪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去過了,因為它不在常去的樓層裡,因此也漸漸忘了復興sogo裡還有這麼一家店。這天跟姊妹在復興sogo找地方喝下午茶,才想起了它的存在。
到日本一個星期了,這次同樣安排從關西機場進、成田機場出。算算日子上次到京都竟已是三年前的事了,所以這回要待久一點才行。
前些日子去三越信義區閒晃時發現A4開了蠻多新餐廳的,像Top Cap Steakhouse By Danny以及劍持屋等都進駐這裡,看來微風松高的開幕對新光三越還是蠻有威脅的,這裡的餐廳終於不再一成不變了。原本想試試好久不見的劍持屋,結果在經過微風松高時老爺看到了這家美式餐廳後又變心了。
三明治應該算是早餐裡最方便準備的,只要有土司、蛋、火腿、起司、肉鬆、果醬等食材就成,反正愛吃什麼就放什麼,但也因為太方便了,所以做久了後就會想是不是有什麼更方便或更有意思的玩法?於是買了一台三明治機來玩玩。
新家裡一直沒有什麼擺飾,ㄧ方面是因為還沒完全入住,再加上不喜歡雜亂,因此也沒想要買什麼擺飾來妝點,直到最近才買了點東西,雖然只是簡單的小玩意兒,但客廳的感覺馬上不一樣了。
桃園後火車儼然是個小東南亞,幾乎是桃園外勞的聚集地,因此這裡有許多道地的越南、印尼與泰國小吃店和雜貨店,任何東南亞的食材或生活日用品都能在這兒買到,若想在桃園找地道的東南亞料理,到桃園後火車站尋尋準沒錯。
家裡的晚餐常根據小廚娘的心情做變化,出國前通常是清冰箱之作,有什麼就做什麼。前幾天發現冰箱裡還有半包蘆筍、法國煙燻培根 、拜雍火腿和兩條櫛瓜,晚餐就來個義式的吧~。
去年香港知名港式點心『添好運』來台展店造成轟動,每天店還沒開門口就已經大排長龍,雖然很想嚐嚐,但對於要花時間排隊這件事amy真的不太喜歡,還好後來『添好運』在新光三越信義A8底下開了分店,前幾天去買東西時發現不用排隊耶~。
有時候百貨公司太大也不見得是件好事,容易因為選擇太多眼花瞭亂,反而很難找到喜歡的東西或想吃的餐廳,像在曼谷的Siam pagaron就有這樣的困擾,那天兩人在樓上餐廳街、樓下美食街轉來轉去的,就是找不到想吃的泰國料理餐廳,頭昏眼花腳又酸後還是跟服務台求助才終於找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