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世紀德川家康統一日本後開始修築道路,從江戶為起點,修築了五條道路(五條道路分別是東海道、甲州街道、中山道、日光街道和奧州街道,如今多成為現在的國道)。而『馬籠宿』和『妻籠宿』就在中山道中。中山道全長540公里,照片中還可以看到這個指示牌寫著往江戶和京都各有多少里路。
第四天中午的用餐地點是在馬籠的『馬籠館』,從惠那峽到馬籠車程大約一個小時,大家都在車上補眠,很難有心力欣賞沿途風景,因為每天早上都太早起了,原本在車上睡不著的amy,已經訓練到一上車就昏昏欲睡了。在車上睡得著的話就不會覺得拉車太久,很快地就到了用餐的地點。
這天用餐的地方在馬籠停車場旁的『馬籠館』。
這次的北陸遊團費算是便宜的,因此在"住"跟"吃"上amy就會不那麼要求,畢竟一分錢一分貨是永遠不變的道理,尤其在日本這種誠信國家更是如此,花多少錢有多少享受是可以預期的,但有時候真的太差還是會覺得心情不太美麗。
用早餐的餐廳外表看起來還不錯,還沒走進去之前還挺期待的呢~。
住在市區飯店,最開心的事就是有地方吃宵夜了。行李放好、稍做休息後,請飯店介紹附近有沒有什麼好吃的店家,飯店人員拿出地圖推薦我們這家『地どり屋 とら家』。
這家『とら家』在一條小巷子裡,離『名古屋觀光飯店』不遠,走路約5分鐘就到了。
由於上程安琪老師的中菜課,每個星期幾乎都會到永康商圈一趟,雖然已經上課3、4個月了,但對那兒還是很陌生,每次上完課都吃的過飽,因此附近有什麼好吃的也不知道,最熟悉的大概就是『鼎泰豐』、『永康冰館』和冰館對面的水果店了。上週五上課時正好和安琪老師聊到秋天的當季食材 - “芋頭”,也因此聊到了這間『刨冰之家』。在座的同學們恰巧都是芋頭的愛好者,聽到有好吃的芋頭時,就算已經飽到不行,還是相約一同前往品嚐。
『刨冰之家』就在冰館的右手邊,在這經過那麼多次都沒發現在冰館和青蛙下蛋的中間有著這麼一間小小的刨冰店,而且自封"芋頭大王",可見它一定對自家的芋頭非常有信心。
『寿司嘉文』這樣的點餐方式確實成功地吸引客人的注意力,尤其是初次造訪的客人,對於這個點菜遊戲的興趣似乎會大過食物本身。這裡是現點現做的,等待的時間足夠我們好好研究清楚,二人玩了好一會兒才開始把注意力轉回到壽司身上。
花枝肉厚鮮甜,還蠻不錯的。
離開三町後,直奔名古屋市區。在山上待了二天,大家都很期待回到市區,希望能逛逛百貨公司、藥妝店或電器行等等。amy覺得跟團時如果能有個幾個小時放牛吃草,讓團員在百貨公司裡逛逛、吃點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很不錯。
導遊請司機載我們到名古屋車站,在車站內宣佈集合時間和地點後就各自放飛了。名古屋車站很熱鬧,有美食地下街及二家百貨公司,正對面還有一家很大的電器行,可說是應有盡有。